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 作品

第800章 螢火之光敢與皓月爭輝

  “在現行的本地醫保政策下,甚至剝奪了病人對於治療的選擇權。”郭醫生舉例說,像關節置換手術,醫保限制了關節的費用,這本來是沒問題的,關鍵是限價最高2.4萬元,不少病人願意選用更可靠的3萬~6萬元的進口關節,同意差額自付,可醫保不支持,理由是要限制醫生誘導病人‘高消費’。

  郭醫生坦言,醫改進入深水區,更應該沉下來解決與完善公共衛生政策存在的細節性、操作性、公平性等基礎問題,真正讓患者從中得到支持與幫助,而不是推諉與限制。

  白領陳殷每月要陪母親到醫院複診一次,她認為現在想找特定的專家看病還是比較難,就算掛上了號也要等很長時間,看一次病起碼要半天。“有醫院開通了網上預約,一般要提前一週才能‘搶’到號。有的醫院要預約掛號還要先買卡,假如一年只去看一兩次,感覺不太划算。”

  社區醫療機構再多些,治療費用能再下降點。百姓熱議新醫改方案,治病便宜成大家的期盼。隨著新醫改政策的即將出臺,人人享有、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逐步取消醫院藥品的加價、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等立即在職工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大家普遍認為,新醫改是“還醫於公益和百姓”,“平時少得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錢”的醫療保障讓老百姓得到了真正實惠。而採訪中記者發現,作為本次醫療體制改革的最大利益相關者,看病方便、治病便宜成了職工呼聲最高的期盼。

  全市上下吵的沸沸揚揚,醫院、群眾、政府各方面都在發聲,提意見,大家都想讓長安的醫改力臻完美。

  這些聲音也傳到了市委大院,王鴻濤召集市長鬍昊和衛健局、醫保局主要領導商議群眾的呼聲。

  聊過來,聊過去,感覺無非是錢的事,於是王鴻濤說道:“市長,既然要搞醫改,那就力爭讓大多數人滿意。既然我們下了這麼大決心,不如一次性把問題都解決掉,無非就是多拿點錢出來的問題。這兩年,我們集中精力把醫療問題解決掉,總結一些經驗,把漏洞一個一個的堵住,我想財政的支持力度也能逐漸下降,這個冤大頭就由市委、市政府當吧!”

  胡昊笑著說答應道:“書記,要是一年前,打死我都不同意。現在嘛,錢總要花出去,其實也沒多少錢,把這些問題解決掉無非就是幾個億的問題,多給醫院些補貼,我同意!”

  果然是有錢的掌櫃好當,胡昊擔任市長五年了,難得當一回土財主,大氣一番,這在今年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