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蟬小妹妹呀 作品

第二十章 漫遊古城長安(二)

接著他們騎馬來到了長安城裡的大明宮,大明宮則是唐朝時期的皇宮。

丹鳳門

丹鳳門是唐大明宮中軸線上的正南門,其長度、質量、規格為隋唐城門之最,體現其千般尊嚴、萬般氣象的皇家氣派。它的規制之高、規模之大均創都城門闕之最,對研究唐長安城有重要價值,被譽為“盛唐第一門”。丹鳳門發現了五個門道遺蹟,是當時最高的城門,東西長達二十多丈,南北寬六丈許,是古代規格最高的“天下第一門”。

丹鳳門沿用歷史長達二百四十餘年,北面正對含元殿,兩者之間為長兩百餘丈的御道。丹鳳門始建於唐高宗龍朔二年大規模營築大明宮時,於大明宮南牆即長安城北郭牆東段開闢修建。唐肅宗至德二年,曾改名“明鳳門”,不久複名“丹鳳門”。自建成之日起,丹鳳門就成為唐朝皇帝出入宮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宮諸門中規格最高。丹鳳門上有高大的門樓,是唐朝皇帝舉行登基、宣佈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場所。

望仙門與建福門

宮城外牆的城門,除南宮牆中央的丹鳳門外,其東側有望仙門(再東還有東內苑的正門——延政門),西側有建福門。

《唐會要·雜記》(卷三十)及《舊唐書·德宗(下)》(卷十三)記載:貞元十二年“八月六日,戶部尚書裴延齡奉敕修望仙樓,至十三日,令又築望仙樓東夾城”。《長安志》(卷六)記載“丹鳳門東曰‘望仙門’”,注說:“南當皇城東第二街,貞元中修,有樓十間”。《舊唐書·文宗(上)》(卷十七)記載:太和元年四月,文宗下令拆毀望仙門樓側的“看樓”,以示糾正敬宗的種種弊政。會昌五年六月,武宗敕修望仙門樓及廊舍,共百餘間。

晚唐時期,皇帝多在宣政殿西側的延英殿視朝,上朝的宰相和百官都是從西側的建福門出入,所以建福門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宮門。《長安志》記載:“丹鳳門西曰建福門,門外有百官待漏院”。杜甫和賈至《早朝大明宮》一詩中,描寫了早朝待漏時的情景:“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左銀臺門與右銀臺門

左銀臺門位於紫宸殿東,右銀臺門位於紫宸殿西。

晚唐時期,皇帝主要住在大明宮的西部寢宮,內侍省、少陽院、翰林院、客省等都集中在右銀臺門一帶。右銀臺門外,向南直通長安城北牆的興安門,由此門進入長安城以及皇城和大內,交通方便,所以大明宮西側的右銀臺門就成為出入大明宮的主要宮城大門。

翰林門

唐代翰林、學士們每天上下班,先從右銀臺門進入大明宮,然後再由西宮牆翰林門出去,即進入西夾城的翰林院與學士院。《雍錄》卷四載:“學士院在禁中,非內臣宣召無因得入,故院設復門所以通禁庭也。”

九仙門

位於右銀臺門北。九仙門外正是“西夾城”北段、右三軍(右神策軍、右龍武軍、右羽林軍)駐地,此門只是右三軍駐地通往宮內的大門。元和十五年(820年),穆宗即位不久,就多次到右軍,並登上九仙門樓觀察角抵和雜戲。

玄化門

開於大明宮東牆北段,溝通東夾城內駐在的左三軍與宮城的聯絡。東宮牆的玄化門與西宮牆的九仙門,功能相同,形制對稱。

太和門

《長安志》載:左神策軍、左龍武軍、左羽林軍等“左三軍”在“太和門之北”。所謂太和門,顧名思義與“太和殿”有關。

玄武門

《舊唐書·玄宗本紀》載:玄宗除韋后時,曾親歷大明宮玄武門用兵。《唐六典》載:“北曰‘玄武門’,左曰‘銀漢門’,右曰‘青宵門’”。位於夾城北宮牆中略偏西。

內重門

位於玄武門內(南)側,是一座便於車馬通行的三間一門道“屋門”——穿堂門。

重玄門

夾城北牆正中,正對玄武門。

三朝大殿

含元殿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大朝正殿,位於丹鳳門以北、龍首原的南沿,是舉行重大慶典和朝會之所,也稱“外朝”。主殿面闊十一間,加上副階為十三間,進深四間,加上副階為六間。在主殿的東南和西南方向分別有三出闕翔鸞閣和棲鳳閣,各以曲尺形廊廡與主殿相連,整組建築呈“凹”字形。主殿前是以階梯和斜坡相間的龍尾道,表面鋪設花磚。在龍尾道的前方還有一座宮門,左右各有橫貫東西的隔牆。

含元殿建造時充分利用了龍首原的高地,居高臨下,威嚴壯觀,視野開闊,可俯瞰整座長安城,王維有詩云:“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形容了它當時的巍峨氣勢。

含元殿主要是舉行大朝禮儀的場所。自龍朔三年,唐高宗始聽政於大明宮,含元殿便取代了太極宮承天門的地位。

無論是大朝儀、還是皇帝上尊號、改元大赦,都屬於含元殿的禮儀功用。除了用做禮儀,含元殿使用很少。見於史料的僅有宴燕群臣和策試舉人。唐玄宗經常在含元殿大宴群臣,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宴京師侍老於含元殿庭,賜九十以上幾、杖,八十以上鳩杖”,規模很大。唐玄宗還曾在開元八年、九年,天寶元年、三年四次在含元殿策試舉人。

宣政殿

含元殿正北是宣政殿,為皇帝臨朝聽政之所,稱為“中朝”。

宣政殿前左右分別有中書省、門下省和弘文館、史館、御史臺館等官署。在殿前有三門並列的宣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