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爺 作品

第558章 我們並不需要活捉刃蟲

 反正這玩意真做起來就是很難。

 很難這個表述本身就代表了有實現的可能性,公玉永言和安妮在論證了理論數據的可行性後立刻開始著手進行接引力場發生器的改造工作。

 專業性的改造工作就不多說了,簡單來說就是他們要讓同一片空間內出現維持飛行速度和旋轉速度的兩個疊加力場。

 想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力場干擾問題,想象一下,有一桶水,現在想讓裡面的水在維持水平旋轉的同時還要實現縱向旋轉,這個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僅僅第一步就已經難住了很多對這個理論感興趣的人,其中就包括了理論的提出者安妮。

 “力場之間的相互干擾根本不可能得到解決,只要兩個不同方向的力場同時出現必定會出現干擾。”

 安妮老老實實地坦白截止到目前自己連第一步都沒有解決。

 刃蟲在進入力場的瞬間就會被力場所控制,然後按照力場內力的方向開始發生移動。

 這個過程其實和人空手接住飛來的飛盤有點相似,只不過是在接住飛盤的同時要求改變飛盤的行進方向還要保持飛盤的速度不能發生大的變化。

 接過飛盤的人都知道,在接住飛盤的一瞬間手只要能和飛盤保持同向同速的相對運動,讓手和飛盤之間保持相對靜止狀態,這時接飛盤會變得非常容易。

 安妮的接引力場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只不過呢除了讓力場內的速度和刃蟲本身的速度保持一致外,還要同時維持刃蟲的旋轉速度不能發生改變,或者說是讓刃蟲的旋轉不受到力場的干擾。

 安妮和大多數研究者的想法都是利用定向接引力場對刃蟲的中心位置進行作用從而改變刃蟲的飛行軌跡。

 還是接飛盤,負責接飛盤的這個人不能用手直接去抓飛盤,而是用手指或是其他什麼東西固定住飛盤的中心點位置在保持飛盤自身旋轉的同時改變飛盤的飛行方向。

 “實際中你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公玉永言指著資料裡安妮的分析搖頭說道。

 “足夠推動刃蟲發生改向的力如果只作用在中心點位置那結果必然是鱗片碎裂。”

 定向接引力場在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安妮的設想,唯一麻煩的就是刃蟲的鱗片實在是太脆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