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爺 作品

第122章 採礦場建立

 全自動採礦設備很快就被基建機器人組裝完成,這是一個履帶式自動採礦機,採用核電池作為能源,它通過超聲波探頭貼住採礦區域,由計算機計算出區域內礦石的震動頻率,超聲波探頭會發出同頻率的超神波引發礦石的共振,讓大塊的礦石在共振下被崩成碎塊,然後被兩側的金屬抓手抓進後方的翻鬥裡。

 自動採礦機的效率很高,它背後的翻鬥看起來不小,可是沒多長時間就已經裝滿了。恰好此時從基地出發的懸浮礦車已經來到了礦場,自動採礦機移動到礦車旁邊,背後的翻鬥高高升起,一翻斗的礦石就被倒進了礦車中。

 懸浮式礦車的裝載能力也比自動採礦機大多了,一輛懸浮式礦車設計的裝載量是100噸礦石,按照自動採礦機的速度需要不少趟才能裝滿一輛礦車。

 唐錦帶來的材料肯定不止建一臺自動採礦機的,很快第二臺,第三臺自動採礦機就被組裝完成投入使用了,採礦的速度越來越快。

 山體上原本只足夠工蟲通過的礦洞在三臺自動採礦機的開採下已經被拓展成寬10米,高5米,深2米的山洞,而且這個深度隨著採礦機的開採會不斷增加。

 基建機器人在組裝完3臺自動採礦機後就暫時停止組裝了,它們分成了兩隊,一隊對自動採礦機開採出來的山洞進行加固,另一隊則開始組裝礦石傳送帶。

 隨著開採深度的增加,不可能讓自動採礦機每次在翻鬥滿了之後再出來倒入礦車中,這樣也太浪費時間了。

 理想的做法是自動採礦機在翻鬥收集滿了之後把礦石倒在傳送帶上,由傳送帶將這些礦石運出礦洞,最後裝上礦車,這樣採礦才能保持一個比較高的效率。

 五輛懸浮式礦車在易雪精確的計算下可以做到無縫銜接,這個簡陋的礦場以一個驚人的效率開始運轉起來。

 “基礎材料都在這了。”

 唐錦已經把這次帶來的所有材料都掏了出來,她的空間倉只剩下個人物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