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謀道人 作品

第一卷 重識三國 第25章 漢儒 上

張猛不知道前世印象中的那位曹魏名臣蘇則,是否就是今天這位表字文師的少年,不過以世家們對知識文化的壟斷情況,這應該是大概率會重合的。

因此,張猛向蘇不韋提出:希望接下來的旅程,能夠與蘇則一起結伴而行。

對張猛的請求,蘇不韋欣然應諾,畢竟所謂世交之家,那是代代都有交情的,蘇則與張猛能夠建立私交,將會鞏固兩家的世交關係,這是張氏和蘇氏都樂見其成的。

在平陵,張奐特意提到要拜訪的世家還有韋氏、魯氏、賈氏。

其中韋氏是張猛二兄張昶姻親京兆韋氏的同宗,他們是在漢昭帝時期從魯國鄒縣遷徙到平陵的。被遷徙的原因是其先祖韋賢在漢昭帝時期擔任了光祿勳、大鴻臚等九卿位置的高官。

這位韋賢,是第一個以純儒、大儒的身份在西漢做到丞相位置的人。在他之前,雖有武帝時期的丞相公孫弘力推儒學,但公孫弘研究《公羊春秋》的時候已經是四十多歲了,並非海內聞名的大儒。

而在漢昭帝、廢帝、宣帝之時擔任了三年過渡丞相的蔡義雖也是以明經取士而進入仕途,但同樣不是聲名在外的大儒,甚至可能不是純儒。

接替蔡義做丞相的韋賢,則是在入仕之前就已經被稱為鄒魯大儒,精通《詩》、《禮》、《尚書》,更以《詩》教授過漢昭帝,是真正的儒學學說代表。

不過即便如此,韋賢所代表的儒家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學也已經不一樣了。

準確地說,這是漢代儒生的特質,他們既不同於漢以前的儒生,常著書立說卻少有政治實操機會,也不同於後世尤其是宋以後的儒生,雖權掌朝野卻死究學問而疏於吏治。

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本是國情需要。

秦國憑藉力壓群雄的武力推翻了自夏王朝始建,於周王朝興盛,歷經千餘年的“分封地,建諸侯”的封建制度。建立起了君權集中的郡縣制。

秦朝完成了中國領土意義上的統一,又統一了度量衡,文字,車馬道路等,可終究沒能完成人心的統一。甚至採取了“焚書坑儒”等措施,也未能真正消滅封建殘留勢力和殘存思想。

以致於漢初劉邦建國的時候,不得不借鑑秦王朝教訓,採取封建制和郡縣制雙軌並行的“一國兩制”制度。

當時異姓諸侯王共有七人,分別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和韓王韓信。

這七位異姓諸侯佔據了原關東六國的大部分疆域,跨州連郡,手握重兵,對劉漢王朝自然是極大的隱患。所以劉邦又在呂后和蕭何的幫助下將異姓王一一剷除,並定下“白馬之盟”:非劉姓不得為王!

事實證明,在封建頑固勢力的慫恿和支持下,劉姓王照樣靠不住。

漢文帝時發生了濟北王和淮南王叛亂,漢景帝為了削藩反倒滋生了七王之亂。儘管漢文帝平定七王叛亂後,已經極大削弱了藩王權力,然而到漢武帝上位之時,封建思想仍舊影響著數量眾多的讀書人,以致中央朝廷人才匱乏,使得漢武帝不得不大量提拔出身低微,名不見經傳的英才,甚至出現了衛青這樣出身馬奴卻能官居大將軍的人物。

就連最終為封建制度補上致命一擊,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曾經都有著濃厚的“封建殘存思想”。

主父偃是齊國臨淄人,少習縱橫之術,又兼學百家之言。一開始他是想為齊國封地君主齊懿王劉壽效力的,結果受到齊地諸生的排擠,於是他又跑到了燕、趙、中山等國展開遊說,仍是受到當地士子的排擠。最後不得已,才西入長安,投到了衛青的門下,上自薦書受到漢武帝的召見後得以重用。